选择分类

南京乒乓球台 乒乓技术与打发的重点突破

2014-12-22 17:27:32

     20 世纪90年,以快为主的中国队曾代表了世界乒坛的主要潮流。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技术风格的交汇融合,乒乓球技战术继续沿着速、凶、狠的方向发展,对运动员提出的要求是,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技术全面,特长突出。尤其是国际乒联3项新规则:40 mm 大球、11分赛制和无遮挡发球的先后实施,使得这一趋势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对乒乓球技术与打发的重新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 充分运用身体力量 
   长期以来,快攻打法一直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在动作结构上讲究幅度小、出手快。尽管我们在20 世纪就已经意识到运用身体力量的重要性,但历史沿袭而成的训练体系仍然是为快攻服务的,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弧圈运动员只适宜近台作战。因此,有必要从学球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改进弧圈球运动员的动作结构:第一,注意动作的舒展性,以蹬腿、转腰、转髋带动手臂协调发力,尽可能发挥身体重心的作用;第二,不能忽略前臂的快速收缩,以免影响发力的集中程度。在大球时代,更需强化迎前主动发力的意识,避免过多打借力球,这样才能令自己的进攻更具威胁。

    二、 速度与旋转的融合 
   速度是乒乓球竞技中核心的制胜因素。因为人对旋转的适应能力可以不断提高,而在反应速度上却存在着极限。但实践已经证明,仅有(出手) 速度而缺乏力量的进攻,其杀伤力有限,只有借助旋转,才能实现速度与力量兼备的攻击。实际上,乒乓球技术中速度与旋转的融合从未停止过,以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瑞典队就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他们较好地解决了弧圈球的速度问题,并借此引领一时。然而,时至今日,速度与旋转的结合已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当初的范畴。
 
    三、 全方位的立体作战 
   (一)反手进攻能力的加强 
  我国历来的指导思想是以正手为主,体现在横板运动员上也是如此。但乒乓球技术发展到今天,反手具备与正手相近的进攻能力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直板的反手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直拍横打”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直板解决了反手主动上手的难题。从而开辟了从根本上摆脱直板反手弱势的道路。当然,无论直板或横板,反手进攻能力的提高都不能以牺牲正手为代价,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改进反手进攻的动作结构的同时,对击球时间的把握上要准确。

   (二)   近台争夺更趋激烈 
   1、发球抢攻的变化
  (1)使用大球后,发球的旋转下降,对发球时变化落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对方接发球时搓出的下旋底线长球速度、旋转下降,抢拉两条线相对容易。
  (3)对方接发球时摆短的旋转也减弱,回摆易偏高,第三板应主动地上手挑打。 
  (4)主动发不转或上旋的正手近网短球,迫使对方轻挑,然后反撕转攻,配合发反手底线长球,多为横板对直板时采用,大球的起用令其更加奏效。
  (5)传统的发球抢攻多集中于左半台,现在由于调右压左的战术被广为采用。
 
   2、接发球抢攻的变化 
  (1)建立侧身以正手接发球为主的意识,以晃接、劈长、挑、拉等为主要手段,配合摆短至两个小三角,既能够有效地抑制对方的发球抢攻,又便于自己接发球后直接从侧身位发起全台正手抢攻或反拉;。 
  (2)使用大球后,发球相对容易出台、旋转减弱,给接发球直接抢冲半出台球提供了更多机会,事实上当年的塞弗正是以超前的正手全面抢冲而成为“凶狠派” 的代表人物之一;。
  (3)采用无遮挡发球后,发球段的主动优势会略有削弱,而接发球段的地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应把接发球作为得分的时机来看待,重点提高台内球挑打和半出台球抢冲的能力。
 
   3、攻防转换意识增强 
   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构成了传统的“前三板” 技术体系,而现代乒乓球在近台的争夺已经更多地延伸到了第四板、第五板的控制与反控制上,只有通过快速有效的攻防转换,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抢先上手,力争进入主动相持。

  南京奥霖体育设施经营各种品牌乒乓球台、折叠乒乓球台、移动乒乓球台、室内乒乓球台、室外乒乓球台,乒乓球发球机等乒乓球台相关产品。业务涉足江苏安徽等周边各大省市,在芜湖、合肥、滁州、镇江、句容、连云港、马鞍山拥有众多客户。公司产品实体生产,还
拥有专业的安装、维修及售后服务团队,为广大新老客户提供技术指导、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的专业机构。欢迎来电洽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