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分类

台球练习的几点体会(转)

2015-03-12 17:02:57
傍晚,实在在家里待不住了,去台球厅打了两个小时的球。此行还是比较有收获的,一个人练球和两个人打球就是不一样,前者更容易让你进步。这就是我一直提倡“多练球,少打盘”的原因所在。说几点体会吧:
 
1、关于开球:拉杆的长度,架手与母球的距离较打球是要长一些,便于发力,打透。击球点,可由上至下击打中心点或稍靠下的位置,做跟杆动作,有多少算多少。当我试着把这几点融合到一起的时候,我炸开了整桌的球,粒粒分开,更重要的是母球飞了出去,没错,是飞了出去。还是力道有关系,多试几次改善很大。做到这几点后,开球效果明显提升不少,当然还需要继续练。
 
2、关于姿势:支撑脚和辅助脚的受力应该为8:2。这个比例很难量化,单纯看文字甚至看视频也难有具体的体验,因此描述站位时身体的感受就非常重要。大致是这样一种感觉:右腿绷直,左脚弯曲,整个左边身子呈不受力状态,像自由落体一样挂在支持点一样。左臀随左腿垂下,相应的右臀就感觉像翘了起来。初次修正这个姿势会明显感觉右腿绷的有点疼的感觉。
 
3、关于“侧身让杆”:今天对这四个字的体会尤为明显。所谓侧身,一方面有一种扭身子的感觉,较平常稍有点别扭就对了。事实表明,不侧身子,右臂,球杆,击球线是无法成一条直线的,出杆自然不会直。“让”还有一点就是,大臂有点上提和后翻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头部让到杆上方,以主视眼瞄球。
 
4、关于低杆:根据马志宇的低杆打法,与开球近似,击打自上而下击打中心点或稍下一个皮头位置。但练了至少50杆,效果不明显,直到将架手改为凤眼架法(O型),低杆有非常大的改善。凤眼架手明显更容易放低和做由上而下击球动作。这也说明不要一味按马志宇或谁谁谁的低杆打法,适当降低击球点,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5、关于速度与力量:尤其是打低杆时,速度要快,但力量要轻,这个太难掌握了。速度往往打成力量。
 
6、关于击球后的停顿:后手在击球后,要有明显的收杆和停顿动作,这个有助于巩固发力和保持节奏。
 
先写这些吧,以后慢慢体会。这就些也不一定对,只是描述自己的感觉,让大家也一起体会一下,希望能有帮助。(南京奥霖台球桌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