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适当练习和积累,5公里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承受的量。
在国外,跑马拉松是一件很多人在做的事情,20岁的年轻人在跑,五六十岁的长者也在跑。当然,如果你存在健康隐患,比如有心血管疾病、关节类疾病的话,不建议你从事这项运动。
参加长跑比赛的,一定要注意比赛前、中、后的各种调整,毕竟要保持身体的各项机能,是最关键的要素。身体舒适了,才能体现出长跑的本质所在。因此,相关人员也针对业余马拉松爱好者,提出了以下注意事项,以免身体在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中出现问题。
赛前训练
尽管马拉松训练在于平时量的积累,但赛前的积极调整、提升状态还是很重要的。比赛前三天,要坚持每天训练40分钟左右,跑8—10公里。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恢复不能偷懒,分别在30分钟为宜。饮食上,多吃水果蔬菜,既能补充体能也能补充维生素C,比赛当天的早餐可以吃面包、蛋糕、粥,以六分饱为宜。
赛中匀速跑
因为路程较远,所以建议大家全程要匀速跑、结伴跑,这样能相互鼓励,促进。赛间,喝水也大有讲究,最好选在5公里和10公里处喝水,不要等到20公里后口渴脱水了再补,因为人体水分吸收需要45分钟,等口渴再补水就晚了。长跑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参与人体各大器官的循环,特别是呼吸系统,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般情况下,以四步一呼吸为宜,并尽量始终保持这一节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较好。
赛后仍要走上几百米

长跑后有的人立刻坐下来休息,这是错误的做法。跑完千万不要马上停下休息,应该慢步走上几百米,全身彻底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动。同时,要做一些全身按摩,放松绷紧的肌肉,以免疼痛。
专家支招:如何避免马拉松损伤
一、小腿
如果参赛者在跑步过程中发生小腿抽筋千万不要慌,应该逐渐减慢速度,停靠在路边不要在路中心休息以免阻挡继续跑步的参赛者发生意外。抽筋时,用手握住抽筋一侧的脚趾,用力向腿部用力压,,另一手向下压住膝盖,使腿伸直,重复动作,待疼痛消失时进行按摩。
二、膝部疼痛
城市马拉松比赛跑步地点主要是城市公路,公路跑由于路面比较硬,对膝盖的冲击比较大。马拉松跑步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容易造成膝盖损伤,引起膝盖疼痛。
如果参赛者跑步时出现膝盖疼痛,最好不要继续跑步,如果跑一定要慢,落地轻,步子小一点。疼痛比较严重的应该停止跑步2~4周,同时在医生的诊断后口服一些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
三、脚踝疼痛
脚踝的力量比较差时,跑步过量比较容易引起跟腱疼痛,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是因为在跑步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刺激的结果。可以进行慢跑,注意速度不要太快,但不要急于做一些弹跳等类似的运动。如果感觉还是很疼就停下来稍作休息,若休息后脚踝疼痛仍无改善,应尽早就医治疗。
四、崴脚
崴脚之后最好是马上用凉水冲或泡(最好是冰块)冷敷一段时间(时间可以稍长一些),24小时之内不要用热水触及受伤部位,24小时之后再进行热敷,并涂抹一些药膏包括:红花油、服他林、按摩乳、膏药等。崴脚之后休息2~3天,最好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感觉好点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最好是慢走。
五、肩膀
肩膀在跑步前一定要充分活动,可以做做绕环,扩胸,抻拉一下。要不然肩膀动作很容易僵化,导致摆臂不充分,疲劳的也快。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之前你的肩膀有伤病或者炎症,需要去医院诊断。
开赛不久,就有6名参赛者因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抢救,其中2人严重脱水、2人心梗、2人低血糖。实际上,马拉松比赛出现伤害事件已不是第一次,2006年,香港马拉松赛近5000人受伤;2008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中一名大学生猝死;回顾2014年,在苏州、昆明、张家口、台湾、珠海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中,都有参赛选手猝死事件发生。马拉松比赛本是为了健康奔跑,但频频发生意外让我们为参赛者的健康揪心,如何跑马拉松不会受伤呢?《生命时报》就此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马拉松是一项能够激励斗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运动,有着积极的一面,但是它对运动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存在一定风险,人们需要量力而行。”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副教授汪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马拉松不是人人能跑。“马拉松的运动强度虽然不大,但是对身体状况有一定要求,并非人人都能跑马拉松。”汪军表示。马拉松作为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赛事组委会明确列出了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宜参赛: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糖过高过低的人、正在感冒的人群、孕妇等,此外,长时间不运动的人也不建议参加。据汪军介绍,参赛者身体应该健康,赛前有长期的长跑锻炼经历或者参加过半程比赛距离的人可以参加。汪军强调,即使是十分健康的人参加马拉松比赛也可能发生意外,如果参赛者对运动的应激反应比较强烈,易发生脑梗死或心肌梗死。

赛前做好3项准备。马拉松看似只是42公里的体能较量,但在参赛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体能准备。进行全身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参赛,如果打算参加马拉松比赛,至少要在赛前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开始适应性训练,先从2公里、5公里、10公里开始,像举重一样,一点一点往上加量,每天坚持2~3个小时的持续跑动。如果在平时运动时间上达不到马拉松的标准,即使参赛也很难坚持下来。其次,调整饮食。平时的饮食搭配要合理,适当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最后,睡眠充足。参赛前不要熬夜,每天保证8~9小时的睡眠,过于疲劳会导致跑步时晕厥等意外。如果比赛前出现不明原因的不适或疼痛要检查清楚,否则不宜参加。
赛中出现不适应适时中止或退出。跑步时应该穿宽松透气的运动衣,开跑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拉伸腿部肌肉,扭动脚踝,活动一下腰椎和颈椎,适当慢跑一小段。对于运动中经常发生的拉伤、抽筋等状况,应当按照急性损伤处理原则,采取冰敷、加压、包扎制动等紧急措施。如果出现运动性腹痛,参赛者可以慢慢降低跑步的速度和强度,按照“每三步一呼一吸”的节奏调整呼吸,进行深呼吸也有助于缓解运动疲劳。沿途跑步路过服务站,一定要补充水分,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喝下100~200毫升的水。参赛者跑动中要密切监视自己的身体状态,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胸前区疼痛、大汗淋漓、极度疲劳时,一定要适时中止或退出,且不可勉强。
赛后多走动。到达终点后,参赛者不要马上坐下来,可以慢跑几分钟或走动一下,慢慢将自己的体温降下来,拍打腿部肌肉。通常跑后10~20分钟血压心跳就会恢复正常,如果超过30分钟,就要留意。如果感觉到明显的不舒服,应当及时就医。
近年来,马拉松已成为普通群众中的时髦运动,朋友圈晒成绩,明星微博晒证书,真人秀活动对运动健身的追捧,“跑步”似乎变了味儿。汪军强调,运动切忌攀比,不要为了运动成绩勉强自己的身体,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他进一步建议,赛事组委会需在赛前对参赛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排查,了解参赛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对不适合参赛的人及时劝导。做好充足的赛事饮水、医疗、食物的保障工作,建立一个“赛前指导———赛中应对———赛后处理”的完善的指导机制。
南京奥霖体育设施有限公司专业销售跑步机、健身车、动感单车、力量器械、搏击架、史密斯机等二百多个品种规格的健身器材、体育用品。另外可提供仓储 送货 安装 配套服务。“品质优良、顾客至上、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是时代的文化宗旨。我们的健身器材会给您一个不一样的感觉。欢迎来电咨询和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