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感到讶异:我是不是进错公众号了,这画风有点突兀呢?
不,你没错。我还是我,只是变了颜色的烟火。
开始正文之前,先给懒蜗牛的老订阅用户一个解释吧。
本人在健身器材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一直从事外销工作。
三年前的秋天,本着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其实是对收入不满),我毅然决然离开工厂,撸起袖子干起了外贸。
两年半前,我办了这个号,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一直接触国外市场和客户,很明白国内用户对健身器材的了解甚少,需求却很大。偏偏那时又是健身器材淘宝派商家的鼎盛时期。于是,有了一股冲动,要做消费者的火眼金睛。
说干就干。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编译和原创了上百篇文章,介绍了各种主流室内健身器材的历史演变,功能特点,选购指南,使用方法。那时的订阅用户大多数是健身器材小白,问得最多的问题便是一千元的跑步机选哪台?我也只能以呵呵相待。
就这样,将近两年的时间,懒蜗牛成了用户们身边的健身器材导购员。
这中间我也写了不少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管窥之见,竟因此结识了不少行业里的前辈和大咖,并因为共同憎恨某些行业乱象而成了好朋友。这算是意外收获。
然而,我还是太傻太天真了。有本书早就说过,教育消费者的行为是愚蠢的,这个动机本身就是错误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又不是抗战建国时期的精神领袖,大家凭什么听你的,而你又有何德何能确保你讲的都是科学正确的呢?
就在三个月前,我停止了此类文章的更新,转而以发布智能创新健身器材为主。因为我的主营方向正是此类产品,我想,与其尝试去引导千千万万个消费者,不如做好自己来引领时代潮流。
可是问题又来了。虽说目前还没看到专门介绍智能健身器材的媒体,可大把的科技类资深或创新媒体早已走在前面,而且他们也以更加快速和老练的方式侵占用户宝贵的时间,作为一个兼职写手又怎样拼得过专业记者?
经过近一个月的思考,我决定,懒蜗牛不应该成为大而全,虚无缥缈的空壳,她应该是代表着我,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灵魂发自内心的呐喊或低喃(咦,有点跑偏的赶脚,吓得我赶紧上了个厕所压压惊)。
翻译过来就是,我希望以后的每一篇文章,不随便,不纠结,不讨好,想什么写什么,毕竟这年头,说真话的人不多了。
看到这里还没点击关闭的亲们,我要感谢你们有这个耐心听我碎碎念。还没取关的朋友们晚上主动给自己加一个鸡腿,我承诺在未来的日子里给你报销。
好了,我的解释结束了。不管结局怎样,反正我也不在乎了。
下面说说从业这十年来的一些感触吧,文字不多,希望有同样经历的朋友可以会心一笑。
遥想十年前,空气里夹杂着铁屑气味的厂房,被管材切割冲压噪音环绕的办公室,还有楼下那家沙县小吃店三块钱的小云吞。
这一切竟那么远,又这么近。
前两天跟一位我很敬重的业内前辈聊天,他说,男怕入错行,入对了行之后,还要懂得选方向,否则将难以发展。
想当初刚创业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有几个老客户,勤奋点去找产品,收入应该不会比打工差吧,起码时间自由了啊。
在遇到我的第一个创业伙伴前,这个想法多么的坚定不移。
这一切都在那通持续了两个小时的电话后改变了。我们决定合作,并豪言打造健身器材界的阿里巴巴。于是我们朝着订单碎片化,跨界创新产品,互联网营销的方向坚定不移的前进,或者说超速前行。因为我们在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啊(事实证明,也是后无来者的,因为它没有生存的泥土和水分)。
终于,在三年后,我们宣告尝试失败。当然,我内心对成功与失败的评判不同,因为我在一开始就没有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只顾埋头往既定的大方向前行。是错是对,不好下结论,只能等时间再去证明。
最近读了一本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讲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美国的华裔女青年周励神奇的经商奋斗史。虽说每个时代呈现的机会不尽相同,但唯一不变的创业真理是洞悉并抓住趋势的龙头,这是成大事的关键因素。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刚一番大事业,小而美也可以很吸引人。一切在于个人的选择。
室内健身器材不像日用品或消耗品使用和更换的频率那么高,相对来说,是较为小众的产品。但它也被卷入所谓的互联网浪潮,也有不少人趁机赚了一大把银子。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现象级的暂时性狂欢。在人潮退去之后,剩下的将是满地的垃圾。
我也看到了不少国内的经销商开始了推广自主品牌,搭建海外销售渠道的动作。这就是顺势而为,以变求利。
文章有点长,建议闭眼休息十秒钟。
对过去的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成功的方式很多,失败却往往只因为那么一两个原因。
既然标题是《十年,再出发》,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摸索的代价,那未来的十年应该走向哪里,如何有步骤的达成目标?这是值得我去认真思考的事情。
上个礼拜,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份作息表,希望坚持一百天,每天早睡早起锻炼身体,高效工作定时阅读,同时也不忘留时间给家庭。
这是为了建立和考验执行力,也为了日事日毕,不堆积未完成的事情。
在维持现有外贸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与更多创业伙伴一起攻克一座座城池。
我知道这个过程会很枯燥痛苦,甚至需要付出另外一个十年才能完成。只不过,如果连逼一逼自己的勇气和决心都没有,还谈什么理想。
用文字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是很奇妙的过程,它会让你完全沉浸在一种忘我的状态,难怪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都把文字称为精神粮食,它确实可以在某些时候给予我们充分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