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组委会
一般来说,大赛组委会主要由以下组织机构组成:大赛主席(名誉)、副主席、秘书长(执行)、副秘书长、仲裁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可能有人认为大赛组委会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不需要搞得那么复杂。其实不然,组织架构一方面体现了项目执行的分工与合作,一方面也能体现比赛的规模与级别,这对控制比赛局面、严肃比赛纪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比赛项目及竞赛规则
目前国内常见的比赛,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如下名称:锦标赛、公开赛、排名赛、巡回赛、联赛、让分/局赛、争霸赛/挑战赛、邀请赛、表演赛、团体赛、个人赛、业余赛、职业赛等。由于各种比赛名称的具体举办要求及标准无据可查,因此经常出现一些“比赛名称”与实际比赛内容不符的情况。
各项台球比赛的竞赛规则国际台联和中国台协都是有标准的,但是由于网上流传的规则有多个版本,因此赛事的组织者在组织比赛时要加以区分,最好将当次比赛所使用的竞赛规则在赛程手册中公布。如果本地的比赛没有完全遵循国际台联或中国台协的标准,那么在赛程手册中一定要明确注明,以免在执裁过程中产生误会。
三、参赛条件与报名政策
参赛条件指的是什么人可以报名参赛报名,比如年龄、性别、地域、单位等;报名政策包括选手可以通过何途径报名,报名截止日期,报名费是否有优惠等。有些赛事主办方在组织比赛时直接从网上COPY别人的报名方式和参赛条件条款,结果比赛开始后突然发现报名人数过少,然而悔之晚矣。殊不知参赛条件、报名政策直接关系到报名人数,报名人数直接关系到比赛规模,比赛规模必然影响到比赛的效果。
四、比赛宣传
台球行业是一个较小的行业,根据比赛的性质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一般来说赛事宣传包括赛前、赛中两个部分。这里的赛中宣传包含比赛过程中的报道和比赛成绩的公布、闭幕式的宣传等等。
五、比赛纪律及控制
目前国内除了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中国台球协会及部分地方台球协会、地方体育主管部门举办比赛的纪律较好之外,很多地方台球组织所举办比赛的纪律整体上均不是很好,尤其是一些球城直接承办的比赛(挂官方的名)。出现此类的情况,与国内台球赛事的举办经验、选手的参赛经验有很大关系。
六、现场执裁
赛事执裁是比赛控制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败,因此赛事对裁判员及执裁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裁判人员既要公平公正,又要严肃执裁。
七、赛事新闻报道
赛事报道对比赛本身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能够来到比赛现场参加和看比赛的人毕竟是少数,比赛的效果最终要靠媒体宣传去实现。比赛要想受到媒体的关注,就必须从比赛中挖掘出新闻点。没有新闻点的赛事,媒体是很难报道或者即使报道篇幅也会很小的。这就要求比赛的组织者善于寻找新闻点,并及时将新闻点沟通给媒体。
八、开幕/闭幕流程
也许是台球运动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也许是台球没有进入奥运会项目的缘故,至今国内台球赛事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规范性的仪式标准及流程,开幕式和闭幕式没有统一的形式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
随着台球行业的成熟和台球赛事的日趋规范,国内的台球赛事必然会逐渐发展出来一套规范的开幕闭幕流程及仪式,这个流程和仪式也将会更好的促进台球行业的发展。